选择最适合的胃癌化疗药物:全面比较指南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冰箱的普及,食物保鲜度的增加,膳食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全世界每年仍有大约 875000 例新发病例,每年死亡人数约为 645000 例[1]。
胃癌流行病学在西方国家正在改变据统计胃食管交界处及贲门处的腺癌发病率有所上升胃底部、胃窦部的肿瘤发病率则在下降[2]。
手术仍然是根治胃癌的最有效方法,但大部分患者(60% ~70%)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局灶转移,或邻近重要器官的转移使得手术切除变得困难。
因此仅30%~40%的患者可能通过单纯手术治疗而获治愈,其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5年生存率约30%,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再发或远处转移性疾病。
全身化疗作为胃癌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临床上有着普遍的应用。现就国外胃癌全身化疗方案疗效评估进行综述。
半个世纪以来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有了显著进步,胃癌化疗有效药也发展壮大,近十余年更呈现出新药形成主流的局面,ASCO(2006)报告24篇全部含新药方案,ACOS & CSCO (2006)报告治疗AGC26篇96%含有新药。
目前国内治疗胃癌的全身化疗药物,CAPE及S-1;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等。
CAPE(Xeloda)是口服氟尿嘧啶氨甲酸酯类抗癌药,由小肠完整吸收,在肝脏及肿瘤内通过羧酸酯酶(CE)与胞苷脱氨酶(CyD)作用产生两种中间产物脱氧氟胞苷(5'-DFCR)及脱氧氟尿苷(5'-DFUR),最后在瘤内由胸苷磷酸化酶(TP)激活产生5-FU,瘤内TP浓度高于正常组织,因此达到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目的[3]。
替吉奥(S-1)是UFT之后新一代FT-207复方制剂,由替加氟(FT-207)、吉莫斯特(CDHP)及奥替拉西(Oxo)组成,以分子量1∶0.4∶1配制成胶囊剂型,每粒含FT-20720mg或25mg两种,S-1口服经小肠吸收,在肝脏经P450酶作用生成5-FU,再活化成FdUMP起抗癌作用,肝内存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使5-FU降解失活。
临床实践证明从5-FU到FT-207单药到UFT到S-1治疗胃癌,用药剂量下降,疗效提高,安全性良好[4]。
紫杉类治疗恶性肿瘤是20世纪重大进展之一,近十年来治疗胃癌引起广泛关注,自2001年至2006年ASCO年会报告紫杉类治疗AGC比例逐年增加,含TAX、TXT方案的比例从2001年14%至2006年上升至50%,ACOS&CSCO (2006)报告也达到50%,是当前治疗胃癌的热点方案之一[4]。
奥沙利铂(L-OHP, OXA)结构特点由1, 2-二氨基环己烷基团(DACH)取代顺铂(DDP)的NH4,另以草酸基取代Cl,因之又称草酸铂[5]。
DACH-Pt比NH4-Pt抑制DNA作用更强,与DDP、CBP无交叉耐药,与5-FU有协同作用,无心、肾、耳毒性, 不脱发,血液毒性少于CBP,胃肠道毒性轻于DDP,OXA特有的周围感觉神经障碍分急性与累积性,停药可逆。
谷胱甘肽、钙/镁滴注等可减少减轻周围感觉神经障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12%,但Ⅲ/Ⅳ级仅有2%,是国内外治疗胃癌最常用方案之一[6, 7]。
伊立替康(CPT-11)是人工合成的CPT衍生物,同中国20世纪70年代从喜树提取的喜树碱(CPT)及羟基喜树碱(HCPT)同属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CPTs 与TOPOI-DNA形成稳定复合物,使DNA单链的切口不能再结合,不能复制,使癌细胞繁殖停止。
IRI治疗胃癌已有多年历史,用法是350 mg/m2每3周一次或100~125 mg/ (m2·w) ×4,疗效无差别,目前联合用药推荐180~200 mg/m2每2周一次[8]。
胃癌的全身化疗尚无规范标准方案,在保证有效性前提下,能用两药不选三药,不追求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最小有效剂量(MED),合理剂量强度与剂量密度, 以求提高化疗安全性。
以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临床试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ICIST)判断疗效,以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评价不良反应,相信未来新型药物的联合使用及生物靶向治疗将可更加有效地治疗胃癌及改善患者的预后[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