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杨试药-全国临床试药员招聘平台,试药员正规报名入口!癌症、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试药员招募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我的病人们抗癌7年了!这3个抗癌公式让他们从绝望到信心满满

作者:心杨试药招募平台 发布时间:2024-02-22 浏览量:

在过去20年中,靶向药物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肺癌逐渐“慢病”化。这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步实现对肺癌的长期控制,甚至治愈肺癌也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有很多晚期肺癌患者,他们成功地通过使用靶向药物控制疾病,回归舒适且有尊严的日常生活。而具有复发风险的早中期患者,在靶向药物的帮助下,成功地避免了癌症的复发。在全面整合医疗的新时代,靶向药物正逐渐成为患者抗癌路上的一颗启明星,为我们照亮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健康之路。




为了让友们离治愈更近一步!我们今天邀请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的刘春玲教授,来帮助解答如何针对肺癌有效地使用靶向药物这个问题。




以下内容均来自刘教授的科普讲解:




  01   


3个抗癌公式

让长生存不是个例



文章的开头,我想用两个案例为我们的科普打开局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抗癌效果。




第一位患者从确诊到现在超过7年,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他从最初的化疗到现在的长期靶向用药,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挫折。




确诊时已经发生骨转移和脑转移,初步先做了化疗。该患者属于严重的化疗药物不耐受,发生的不良反应甚至让他的抗癌信心大大受挫。




由于患者当时才51岁,还在单位上班,化疗带来的体力、工作能力的损伤都造成了直接影响。最后,患者直接对我说:“主任,我不想治了。”




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想要放弃治疗的患者并不止他一人,但靶向治疗的出现让这类患者有了新的「生路」。




当时基因检测还没有成为确诊肺癌后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测手段也有限,费用比较高。跟患者商量以后,他做了基因检测,非常幸运查出ALK融合阳性。




当时ALK突变只有克唑替尼这款药物,患者服药的第一个月出现肝损伤的副作用,但在我们的对症处理后,他成功克服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在一个月的治疗后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这给他带来了信心。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克唑替尼治疗三年,患者病情发生进展,此时ALK第二款药物阿来替尼已经上市,我们就序贯换药阿来替尼。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水肿的副作用,但在我们的处理下,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且病灶在换药阿来后立刻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这些经历使他对靶向药物有了更多的信心,现在,他已经退休,每年冬天都去三亚疗养。从确诊到现在,他的孩子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即将迈入婚姻的殿堂。患者对能看到孩子成家充满了期待,他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这都离不开他对医嘱的严格遵守和对治疗的信心。





第二位患者的病情背景与第一位患者大同小异,但治疗效果却迥然不同。




患者同样是一位具有领导地位的人,经济条件良好,曾在北京和上海等多地的医院就诊。在经历了多次化疗和安罗替尼治疗后均不太理想,最后来到我们这里。




他以前的基因检测都是通过抽血完成的,均没有发现基因突变。我们做的基因检测是通过取样送检,最终发现患者是ALK融合阳性。在靶向用药前,患者不断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需要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希望出现掉头发、体重增加等情况。但我告诉他,生命是第一位的,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回归社会、回归单位。




在一番劝导下,患者认可我的说法,并开始进行阿来替尼治疗,而他在开始治疗后,都对药物抱着极高的期待值。吃药一个月后,他不断叙述自己身上的不良反应。我告诉他,他应该更多地关注治疗的积极效果,比如睡眠改善、咳嗽减轻、可以躺平睡觉等,而不是将靶向药物当成“一药百病除”的灵丹妙药。




但这次的劝导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患者不断地向我追问,是否有更好的新药。由于当时患者使用阿来替尼的疗效是很好的,我并没有给到新药物推荐,后来他在网上查到新药洛拉替尼,在病情没有进展时,就自行换药洛拉。




洛拉替尼这个新药并没有百分百满足这位患者的高要求。在用药过程中,他出现了腰疼的问题,我建议他来检查是否是骨转移或者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引发的,但他并未采纳,而是去了中医院接受针灸和超声刀治疗。




患者自作主张的种种行为最终导致病情不断复杂化,生活质量极差,疾病也在进展。他的药物治疗总是断断续续,每次自行决定尝试新的治疗方法失败后,他又会回来继续吃靶向药物。




尽管我和患者家人都尝试劝导他,但效果并不理想。他的老伴也表示,患者原来在单位时一直身居领导层,做事风格是「说一不二」,长久以来使他习惯于一言堂,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我长叹一口气,对着患者的病历档案说,那就没办法了。






相信不用我赘述,大家都能看到这两位患者、两个案例的最大区别。最基本的、也是我想强调的是,患者的依从性是实现长生存的关键。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患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大量的医疗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只能提供一些浅显的知识。作为医生,我们有理论基础、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制定的治疗方案并不是大家肉眼看到的“做了几项检查、大夫眼睛扫了几眼立刻拍脑袋瓜定下来一个方案”,而是瞬间在脑子里综合了患者的合并疾病、基础疾病、既往治疗效果以及现在的病况等多个因素,经过梳理后制定下来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患者不应自行解读和决定治疗方案,更不应试图说服医生接受他们的治疗方案。




要实现长生存,患者需要与医生高度配合,我为大家概括3个抗癌公式:


首先,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做到足量给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


其次,患者需要规律服药,不能今天吃药明天就忘了,这种情况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最后,患者需要坚持全程用药,或者说是长期用药。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实现长生存的目标。




  02   


 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真的可取吗?



患者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是一种常见但并不可取的行为。药物剂量的设定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结果,旨在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




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增加,或者影响疗效。靶向药物是一种口服药物,其在短暂的时间内会在体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但这个浓度并不能保证24小时的稳态。因此,如果药物剂量在某个时段较高,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到了药物剂量低的时候,药物就不能发挥作用。口服药物需要连续服用7-10天才能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如果随意加量或减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或疗效减弱。




有些患者可能会尝试将三天的剂量集中到一天服用,这样可能会导致一天的剂量浓度过高,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在第二天、第三天则没有有效的治疗剂量。这种做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并不能看到疗效的增加。




医生在给患者调整药物剂量时,会根据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例如,对于体重较轻、肾功能不理想的患者,或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疾病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调整药物剂量。另外,对于长期服药、疾病控制良好,但疾病出现缓慢进展的患者,医生也可能会考虑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但是,这些调整都是基于医生的判断和专业知识,不是患者自行决定的。反复调整药物剂量可能会改变肿瘤内环境,导致疾病控制时间缩短,快速出现耐药。因此,无论剂量如何调整,无论是否出现耐药或不良反应,患者都应该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和具体情况,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的储备情况,为患者做出适当的药物剂量调整。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   


 国外的药物研究结果

对中国人有用吗?



人种的不同,无疑会带来生物学特征的差异,这一点在药物的耐受程度和不良反应的控制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在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上的能力就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源于遗传特征的不同,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生物行为。 




在药物的疗效方面,临床研究也显示出人种间的差异。以肺癌治疗为例,AUC(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在不同人群中的突变频率就不一样。在亚洲人群中,突变频率比较高,这可能是为什么一些特定的药物,如EGFR,对亚洲人群的疗效更好。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许多临床研究开始关注人种差异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阿来替尼为例,阿来替尼的全球临床试验中,中国人群的数据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同样,阿来替尼的全球临床研究,日本和中国的数据也显示出比欧美人群更好的生存数据。 




更具体地说,阿来替尼在全球临床研究ALEX中得到了良好的数据,而在日本的J-ALEX研究中,日本人群的生存数据要比欧美人群的长。在中国的ALESIA研究中,中国人群的数据在亚洲人群中表现得更为优异。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阿来替尼在中国和亚洲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人种的差异对药物的疗效和耐受度有显著影响。在未来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人种差异应被、也会被充分考虑,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不良反应。